基金,该买?还是该卖?

03.02.2018, 中收类, 吸金锦囊, by .

基金,该买?还是该卖?

经常听人抱怨:我买过很多好股票和好基金,账上赚到过很多钱,但往往错过最佳的卖出时间,结果盈利很少,甚至还亏钱。

这是为什么呢?因为:会买 ≠ 会卖。

 “卖的对”,比“买的好”更重要!

 

  • 基金投资:始于买入,终于卖出

        一个完整的投资行为始于投资建仓,终于获利了结。

投资的目标是盈利,盈利源于买卖差价,只买不卖是无法兑现盈利的。

但趣的是:劝人买基金人很多;但是劝人卖基金的人却很少。

常言道:会买的是徒弟,会卖的才是师傅。

“卖”比“买”的难度大太多了。不以“卖出获利”为目标的投资行为都是虚妄而徒劳的。

所以,研究“怎么买”固然重要;但是“怎么卖”,还需花费更多心力去研究。

  • 控制投资风险   重在量力而行

股市有风险,投资需谨慎。

怎么“谨慎”呢?最好的自我保护措施就是“量力而行”:投资比例不要过高,控制在自己的(心理)风险承受范围之内,在稳健理财方式之外,在行有余力的基础上“适度配置”,才能获得一个好的投资(不是赌博)心态:不以赚钱喜,不以赔钱悲。

理性对待市场和对待投资的前提,是拥有一个健康的心态,而健康心态首先源于控制住投入风险资产的规模。

  • 基金是用来投的   不是用来炒的

“投资”(Investment)与“投机”(Speculation)的重要区别之一,就是前者是有远见的、相对长期化,后者是看重短期利益而希图快速博取市场机会的。

“投机”并不是一个贬义词。在股票市场中,投机的机会非常多。但是投资和投机的工具则有所不同:

      · 股票可以用于投资,也适合投机(炒)

      · 基金只适合于投资,不适合投机(炒)

这个差异,是由交易成本、交易灵活性和投资对象等三个方面决定的。

“赚一点之后,马上换一只基金重新投”的策略是非常不妥的:不仅要付出极大的交易成本(买卖基金的交易成本高达2-3%,而股票只有0.1%左右),频繁切换基金品种也是意义不大的,因为前后切换的两只基金在投资对象和市场表现方面的差异并不是很大,甚至历史业绩也只是跟历史有关,与未来几乎无关。

 

  • 不必止损  只需止盈

既然是以中长期为目标的投资,那么投入的资金就不应该是随时可能就要用到的钱(用充足的流动性资金保证日常使用,用意外和重疾险堵住突发性开支的窟窿),而要使得自己在财富的整理规划层面相对从容。

在这个前提之下,面对大额亏损的方法是理性补仓探底成本,而不是贸然赎回兑现损失。

大多数基金的投资对象都是一揽子股票,已经非常充分地分散了“选股风险”,而“选时风险”是投资者自己控制的。所以止损和换品种并无太大意义。

需要补充的是:那些专门投资于某一行业或板块的基金,由于不能充分分散掉非系统性风险,如果整体行业或板块出现不利趋势的时候,还是需要果断调整的。

  • “买点”与“卖点” 到底在哪里?

在讨论完上述几点投资的理念和原则后,就可以介绍几条有关“卖点”的选择建议和设定标准给读者参考了。

【补充说明】本文的假设前提是:投资者并不能准确预测市场的趋势性变化,只能暂且接受其随机游走的性质。简单说,如果投资者能够准确知道“明天会大跌”这件事,那么今天清仓就好了,这个类型的假设不在本文讨论范围之内,因为大多数人并没有这样的天赋或能力。

策略一:设定一个心理预期目标,达到了就卖掉

举个例子:投资者设定了一个年回报10%的投资目标,只要达到这个标准,果断卖出就好了。有几点需要提示的:

1. 设定的收益目标应该是“年化收益”,而不是“绝对收益”。

2. 目标不宜过高,也不宜过低。设得太高,比较难达到(容易坐过山车);设得太低,又会影响与风险承受水平对等的合理收益(既然冒了风险,年收益如果只有5%还不如买理财去)。

3. 不忘初心,一旦达到投资止盈点,坚决执行,犹豫就会错过机会。

策略二:跟指数挂钩,越涨越卖

举例来说,投资者设定好自己所能承受的最大投资金额为10万,再制定一个计划:如果上证综指跌破2000点,就100%投入;2000~2500点之间,就90%投入,以此类推,如果超过5000点,就留下15%,如果超过6000点就先退出来观望……

当然,每个人可以按照自己的偏好,设定不同的梯次比例,但是不要与“指数和仓位的反比关系”的投资原则相悖。

策略三:通过观察身边和市场的“人气”决定买卖

大道至简。这个方法最简单,但是最有用。

如果身边的人都在忙着打听买什么基金好,甚至只要还有闲钱就赶紧买成股票或基金的时候,马上减仓!(2015年“615大跌”之前,笔者看到很多二手的专家在朋友圈大谈“万点不是梦”,于是果断清仓,是为一例)

还有一个维度也比较值得参考,就是新基金的发行量。当投资者争先恐后申购基金,在某某基金“一天募集破百亿”之际,可能就是最好的减仓之时,原因很简单:股市永远不会让大多数人挣到钱。(2018年春节前的基金火爆发行后的连续下跌,又是一例)

相反,如果你发现身边已经很少人关注和谈论股市了,投资机会可能已经悄然降临,默默地加仓或许是个不错的选择。

爱的反面,不是恨,而是冷漠。如果你找别人聊股票,但是对方连抱怨和叹气都没有,已经非常麻木的时候,是时候买点基金了!

事实情况远比理论模型复杂。比如说,虽然市场大跌,但是身边的人还在乐谈投资而不疲,甚至还在信誓旦旦地大谈“补仓”,这说明什么呢?对,俗话说“熊市不言底”,可能还没有跌到位。

内心止如明镜,才能照出世间万象。

冷眼观潮,努力成为“少数的赚钱人”!

 篇 末 的 叮 咛 

1. 少买股票,多买基金

盯盘 = 只见树木不见森林。这件事又累又花时间,早有心理专家的研究数据表明:盯盘所花的时间,跟投资的盈利水平成反比。

2. 忽略股评,远离“早餐”

各路《财经早餐》里,那些真真假假的“二手信息”,已经体现在了你读到他们之后所能买到的股价里了,这就是市场。没有人是靠读新闻赚到钱的。股市里有点石成金的专家吗?别人随便说说的事情,不能太当真。命运,只能把握在自己的手里。

3. 看淡得失,拥抱生活

巴菲特说的好:投资最重要的事情就是“保本”。前文说的“闲钱投资”、“控制比例”和“仓位与指数要成反比”等观点,都是对这句话的诠释。世界那么大,时间是最宝贵的财富,把那些“蜗牛角”上的烦心事(盯盘和买卖)交给勤快的基金经理和操盘手吧!纵浪大化,不惧不悲,或许你会看到更精彩的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