增存这么难,还在纠结“付息率”?

04.14.2018, 吸金锦囊, 管理类, by .

增存这么难,还在纠结“付息率”?

资管新政出台,理财产品分化,利率市场化的步伐正在加快……

存款市场迎来新的机会,

市场份额正在重新分割。

“活期”的付息率低,但是稳定性差;

“定期”的稳定性强,但是付息率高。

如何权衡存款规模和付息率之间的关系?

 

  • 存款的需求弹性很大

      “价格需求弹性”是微观经济学上的概念。简单说,就是需求量对价格变动的反应程度,是需求量变化的百分比除以价格变化的百分比。

当需求量变动百分数大于价格变动百分数,需求弹性系数就会大于1,也就是说消费者对价格变化非常敏感,那些通过降价来促销非常有效的商品,往往是价格需求弹性较大的商品。反之,当需求量变动百分数小于价格变动百分数,需求弹性系数就会小于1,例如一些生活必需品,价格的变化不会对需求产生太大的影响。当然,市场中厂商的竞争形态也会决定价格对需求的影响程度。

“存款”是多厂商参与、价格透明而且高度同质化的商品,所以它的价格弹性非常大。价格信息越是透明的金融市场,这条规律发挥的作用越明显。

客户对存款产品的“价格”,也就是利率,非常敏感。1%的利率变化带来的需求变化超过1%,当然这需要一定的市场反应时间。

以某家商业银行为例,从2016年起,对定期存款的利率开放上浮40%(到顶),或者说是大额存单产品没有限量发行,短期内看效果不明显,但是在1-2年后就会发现,大量的定期存款涌入这家行,形成一笔非常稳定的中长期负债。

多付有限的利息,换回了营销成本的下降,员工时间的节约;还有一批宝贵的喜存客群。

  • “定活比”还是高些好

      比较基准很重要:

(1)如果用“定期”跟“活期”比,还是多存活期好。0.3%的付息率可以扩大净利息边际(NIM),这没错。

(2)如果用“定期”跟“流失”比,那还是定期好。因为如果没有了存款,就要同业拆借。一拆借,付息成本肯定比定期高。

如果确定存款是一个价格弹性很大(个人客户最终还是会很在乎利率,信息不对称只能是暂时)的产品的话,不推广长期限定存/大额存单的结果,一定是流失(包括行内转化)的概率比继续放活期的可能性大很多。

定期存款占比高,存款稳定性强,规模大,资金稳,仍然创造“正利润”。经济学原理告诉我们:企业总是在价格大于边际成本的时候尽量扩大产量,实现销售利润最大化。

所以说,存款的付息率问题,不能光打静态的、存量的“小算盘”,还要有动态的、变量的“大视野”。

  • “高危活期”必须转定期

      个人客户的大额活期沉淀(不是交易之间的临时性状态)的原因无外乎三种:①马上就会被用到;②忘记账上还有一笔活期;③还在犹豫匹配什么产品。

我们来分析一下:

第一种情况下,由于对资金有刚性需求,即使是主动请储户把活期转化为定期,也是非常困难的。当然,不排除在给储户提供咨询服务后,储蓄先支用其他地方的资金。但整体上来说,这种资金属于“想转定期也转不动”的。

而第二和第三种情况下的资金,就是非常容易流失的资金。如果不把这些“高危活期”引导为定期的话,一定不会久留。它们会像洒在地上的水一样,要么控制不住流向,要么慢慢蒸发掉。相比起“转化为定期”来讲,这都是更糟糕的情景。

  • 客户:被动放活期;主动存定期

      如果能够站在客户的角度上看这个问题的话,答案会更清晰。

活期资金本身就不是客户主观上愿意存的产品形态:要么是临时的备用金(总额往往有限),要么是支付结算、交易往来、资金收付和产品过渡中形成的“跑冒滴漏”,所以说活期是一个账户的概念。客户的主账户开通在哪家银行,哪家银行就是这个客户的“主办行”,获得客户活期资金的可能性才会越大。

相比起活期,定期更像是一个产品。首先从银行经营上来讲,既然货架上有的产品,就没必要去引导客户“不买”,这从商业逻辑上是讲不通的。如果说活期资金的沉淀是银行与客户之间的一种“账户契约关系”的话,定期存款的成交则是一种“买卖合同关系”,客户要主动做出“确认购买”的标志性行为才能成交,所以定期存款的稳定性强,提前支取的储蓄非常少。所以,“定活比”还是高些好。

主动购买的产品,与被动形成的资金沉淀,两者之间本身也没有太大的可比性。只不过是因为“活期”和“定期”都叫“存款”,而人为地去进行横向比较罢了。在笔者看来,这两种存款完全就是“两回事”。

  • 5点建议
  1. 存款,既要稳中有增,又要成本低廉,不可能!
  2. 要本金,还是要利息,只能二选一,不必纠结。
  3. 银行跟储户计较利息,储户就跟银行计较本金。
  4. 多付一些利息,进来更多存款,利润还是会增。
  5. 大额存单经常售罄,给客户的感受会非常不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