存款考核:必须重视的四个问题

10.14.2019, 新闻动态, by .

存款考核:必须重视的四个问题

存款考核:必须重视的四个问题

 

存款考核:必须重视的四个问题

      抓业务就是带队伍:“能力”和“动力”,两手都要抓,两手都要硬。通过训练提高能力,通过考核增强动力。

      如果说员工在产品营销中“不缺动力,只缺能力”的话,在存款营销中所面临的则是“很缺能力,更缺动力”。

      训练和考核是决定一线员工增存实效的两个重要因素。本文重点讨论四个有关考核的问题。

— 亟需达成的“三点共识”—

1. 哪些客户带来存款?

错误认知:少数几个大客户或几类客户。

正确回答:全量客户。

【解读】储蓄是每个家庭的“必需品”,因此,每个客户都有增存潜力。在存款业务的过程管理之始终,必须树立并强化“全量客户”的意识,在分层和分群经营的过程中,根据不同类型客户群体的特点和需求,找到挖掘其增存潜力的抓手。

2. 哪些员工营销存款?

错误认知:网点负责人和理财经理。

正确回答:全体员工。

【解读】基于第一点关于“存款增长有赖于全量客户”的认知,网点中每个人接触到的客户都有可能带来存款的增量。因此,存款业务需要培训(增能力)和动员(增动力)的对象不是一两个人,而是全体员工。这也是“存款难抓”的主要原因之一。

3. 什么时候抓存款?

错误认知:关键时点。

正确回答:每天都要抓。

【解读】不同于普通产品的“季节性营销”,储蓄存款业务是考验管理人员耐力的“马拉松”:每季有策略,每月有分析,每周有复盘,每天有管控…… 因此,增存款是一件须臾不可放松的事情。

 

      于上述三点基本认知,本文针对跟“动力”有关的考核问题展开讨论:

 

观点一:

存款考核必须穿透到一线

      抓存款,既然需要“全员持续发动”,考核就必须穿透到一线人员身上。关键是如何理解“穿透”这个词。

      总行考核分行,分行考核一级支行,一级支行考核网点,这几个层次在力求公平合理的前提下,基本能够做到清晰、准确和透明。因此,到网点负责人这个层面,对“增存”这件事是充满目标感和动能的。

      但是,我们在“三点共识”中讨论意识到:存款恰恰不是负责人一个人的任务,而是需要依仗全体员工来完成的。这样一来,“最后一公里”,也就是网点到员工这个层面的“考核”,还能够像上面的几个层次一样科学、合理、精准、有效吗?

      当我们掀开“网点二次分配”这个“锅盖”往里看的时候,储蓄存款的考核和分配“落到每个人”这个问题就非常刺眼。所谓“穿透”,所指并非通过上级行直接统计和分配到人(这个模式可以用于营销责任易于认定的产品销售,但不适合边界模糊、数据零散的储蓄存款业务),而是要让“努力而有增存贡献”和“不努而无增存贡献”的一线员工之间,在网点内部的绩效分配层面拉开差距:多劳多得、少劳少得、不劳不得。

      换句话说,如果存款考核在网点绩效二次分配中“失能”或者“缺位”,员工动力问题不解决,网点负责人以上各层级的努力成果会被消解90%以上。这也就是笔者在课上反复强调的“网点考核”问题,以及导入日常存款管理工具,呼吁积分高频、绩效及时落实到人的原因。

 

观点二:

存款考核必须覆盖到全员

      网点岗位之间需要分工,需要协作,但也要有共同的责任和目标,否则就是各自为政、一盘散沙。除了前文讨论的“第二点共识”以外,由于“储蓄存款”具备形态简单、客户广泛、营销简易等特点,天然就是网点统一目标、统一行动的“首选”抓手。

      在不少网点负责人的观念中:所有营销问题都找理财经理。但是理财经理又面临着诸多暂时难以突破的“硬约束”:产品太多,但是学习能力有限;客户太多,但是可控资源有限;工作太多,但是营销时间有限 …… 如果什么指标都向理财经理“要”,势必导致对其有限客户资源的“过度消费”,既会伤害客户,又会迫使理财经理忙于“收割”(卖产品、拉存款),而无暇“耕种”(在日常经营中持续拓展客户广度和加大维护深度),潜力有限,后劲不足。

      其实,网点的每个岗位都有各自营销存款的“先天优势”:

 大堂经理要发挥“近水楼台”的作用。笔者在网点导入项目中发现,很多网点的“吸金王”不是“专业的理财经理”而是“勤快的大堂经理”,这是由存款客户群体和产品的广泛适用性所决定的。客户多,就意味着机会多,一个优秀的大堂经理是营业网点的灵魂人物。对网点负责人来说,与其自己和客户经理天天在大堂“补位”,不如强化对大堂经理本人的训练和激励,让他们发挥出更大作用。

 柜面人员要发挥“业务权威”的作用。对于大部分个人客户来说,柜员才是他们最值得信任的人,他们是“银行”的形象“代言人”。有时候,柜面人员说一句话,比其他人说十句还管用。柜员不营销,就是对网点最宝贵营销资源和机会的浪费。

 会计主管要发挥“穿针引线”的作用。会计主管在业务上要发挥风险防控作用,但在营销上应该与网点的一体的,不能时时处处都搞“两张皮”。相对来讲,会计主管在网点的时间长,活动半径固定,在柜员和大堂经理面前有一定的威信。因此,通过他们去调动厅堂和柜面员工的营销积极性,主动或辅助营销的效果要比网点负责人更好。笔者在课上多次重申:天天在厅堂里转悠的网点负责人和理财经理都是没出息的,厅堂并不是他们的“阵地”。营销主力人员“留守厅堂”的原因,就是没有把厅堂本岗人员的作用发挥充分。

 对公岗位要发挥“公私联动”的作用。无论是对公分管行长,还是对公客户经理,每天面对的既是对公客户,也是一个个具体的自然人,他们背后有企业、有家庭、有财富。对他们来说,了解和学习一些财富管理的基本原理和常识,不仅“艺不压身”,还是与机构客户的“个人代表”创造话题、沟通感情、拉近关系、展示专业的重要手段和话题,“公私联动”水到渠成。当然,作为支行网点行长,不仅要有这样的授权和训练意识,还有在考核激励上为他们铺好路,搭好桥,确保对公人员既有联动的能力,又有营销的动力。

      综上,存款考核必须面对全员,必须建立一套能够激励全体员工共同参与进来的“游戏规则”否则,再好的产品和手段,也只能发挥出及其有限的效能,非常可惜。

 

观点三:

存款考核必须落地到日常

      “做存款”包括但不限于“冲时点”。时点是面子,日均才是里子。时点虽然难冲,但是至少目标比较明确,考核比较简单。对于很多网点负责人来说,面对考核占比很大的“日均”,认识仍然相当模糊,误以为“看不见、摸不着、管不着”。

      存款业务是客户基础和管理水平的综合体现。

      “时点”就是期末考试,“日均”就是日常作业。没有良好的学习方法和学习习惯,“只抓时点,放弃日均”,就像是平时学习不努力,光靠临时抱佛脚,即使一时成绩好,也可能是运气使然,难以持久。

      笔者发现,存款好的网点有很强的相似性,而做不好的网点总能找到自己的借口。“管严、盯紧、抓细、落实”到每日工作的每个环节,从晨会到夕会,有板有眼,按部就班,学习正确的管理方法,通过一套简单易行的工具,形成良好的工作习惯…… 与其说是与市场竞争,不如说是在战胜自己——克服惰性、热爱学习、接受改变。

      从考核的角度来说,笔者仍然建议继续加大和保持高水平的“日均增长考核占比”。有的分行发现一线管理人员对“日均”一筹莫展、无从下手的现状后,转而考核“高频时点”(旬时点或周时点),我认为在短期内是会有一些促动作用的,但是有两点建议:一是要向网点一线宣导清楚,高频时点考核仍然以日均为鹄;二是不宜将“高频时点”和“日均新增”重复考核和激励,选其一即可。

 

观点四:

存款考核必须延展到全量

      如果前面三个观点属于“老生常谈”,此第四点则具有极强的“现实意义”。

      笔者在五年前首创“行外吸金”概念之初,所指并非存款。只是当时的存款压力相对更大,所以将其“狭义化”处理了。其实,“吸金”吸来的不仅是存款,更应该是全量资金。

      明年,“行外吸金”也需要回归本源。笔者预测,2020年的个金业务重点词将会是“做大全量”。

      “做大全量”之理念,是由“全球降息浪潮”这个国际大环境和“理财收益下行”这个国内小环境综合决定的。

      受2018年“资管新政”的影响,银行理财产品的发行规模和平均收益同步下行,加之金融市场信用环境的变化,理财产品式微,购买热情消退。另一方面,随着存款产品(特别是定期产品)的不断创新,刚好地满足了储户对“三性”的综合需求,相对于理财产品,创新定期的优势日益凸显。

      值得注意的是,在这个背景下,如果在考核中不能随之改变,继续秉持“唯存款论”的话,那些“存资比”(相关概念请参阅本公众号历史文章《“懂存款”系列之(一):资产带动存款,存款支撑资产》)较低的分支行网点定会“窃喜”:在“增存款”的指挥棒下,把左口袋里的“理财”掏到右口袋的“定期”易如反掌,“倒腾存量”就能挣到绩效。

      有学员可能会问:老师,您前几年不是一直在呼吁“理财存款化”吗?现在为什么又来谈它的弊端?原因很简单:因为前几年存款化的难度大(息差大),价值大(防流失),而现在的难度小,客户的需求也发生了变化,今非昔比。从业务管理的角度上看,应该倡导和考核难度大、意义大的事情,还是难度小、意义小的事情呢?存款考核需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也要因时而变,因势而变。

      关于资产与存款“增量倒挂”是否合理,要不要鼓励的问题,不妨参阅《存资增长竟然“倒挂”!合理吗?》这篇文章。在此,笔者只提两点建议:

 一、树立“全量资金”意识并纳入考核。

      前几年可能忙于化解存款压力,普遍忽略了这个指标。其实,个人客户管理资产总量(AUM)才是衡量一家机构个人业务经营规模的科学计量维度,存款只是其中的一个组成部分。笔者建议在“市场份额”及“同业排名”的指标中加入AUM的维度并将其权重置于最高。当然,对AUM的统计、通报和考核要要同步跟上。谁先意识到这个问题,谁就能在下一轮赛程中抢先占据优势地位。

 二、建议对网点进行“差异化考核”。

      “存资比高”的网点不鼓励过分“倒挂”,要以“增存”为主;相对于全量资金,更需要加大储蓄存款新增的考核力度,因为对他们来说,增存款比增资金更紧迫,难度更大。反过来说,就是给存资比高的机构多下一些资产新增任务,少下一些存款新增任务。

      “存资比低”的网点可接受一定“倒挂”,要以“拓新”为主;相对于储蓄存款,更需要加大全量资金新增的考核力度,因为对他们来说,增资金比增存款更紧迫,难度更大。反过来说,就是给存资比低的机构多下一些存款新增任务,少下一些资产新增任务。

 

 

      春江水暖鸭先知。甫入下半年,笔者就陆续接到了一些分行发来的“旺季营销启动会”邀请。进入九月以来,更是闻到了愈加浓烈的存款大战硝烟味。

      《岳飞传》里有句话叫“一将无能,累死千军”。考核是业务的指挥棒。作为管理者,一定要沉下心来,根据市场变化,结合业务特点,制定出清晰而富有远见的“打法策略”。

      管理层多“劳心”,执行层就能少“劳力”。

      靠智慧取胜,用实力夺魁!